| 网站首页 | 陶瓷艺术文章中心 | 了了亭陶瓷艺术馆 | 陶瓷工艺美术词典 | 景德镇瓷器款识 | 藏品鉴证实录 | 影视中心 | 景德镇艺术瓷器拍卖指数 | 瓷业纪实 | 了了亭名瓷商城 | 景德镇陶瓷艺术名人录 | 艺术家电话黄页 | 网站导航 | 关于了了亭 | 了了亭礼品瓷淘宝店 | 
您现在的位置: 景德镇陶瓷在线 >> 陶瓷艺术文章中心 >> 景德镇陶瓷新闻 >> 景德镇陶瓷新闻 >> 文章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图文]江窑瓷艺..大美无言巧故知新           ★★★ 【字体:
江窑瓷艺..大美无言巧故知新

作者:彭过春   文章出处:景德镇日报   更新时间:2009-7-14 9:20:54
 

 

有的时候,艺术真的不需要一些特别的聪明人,需要的只是一种适合的手艺,一种生存的能力。千百年来,景德镇人就是靠着这般执着的生命态度,用勤劳而智慧的双手,将一件件精美绝伦的艺术珍品奉献给世人,并通过这些物件叙说我们想要知道的东西。然而,历史又不仅仅是一件过去的东西,它需要通过一个个“媒介”,穿越时空与之对话。而这种对话的可能,只有在历史的尘埃中细细检索,使已经发生或正在发生的事件得到认证要要皇帝、窑工、瓷器,就这么简单的偶然事件中,历史发生了。景德镇走进了历史,景德镇瓷器让世人享用。永宣之青花、成化之斗彩、万历之五彩、康熙之古彩、雍正之珐琅彩、乾隆之颜色釉等等,景德镇人的智慧让国人自豪。
智慧和美好是景德镇“瓷艺”给人类留下的最甜美的记忆,这种记忆还在发生着。江窑要要一颗璀璨的明珠,正以他精益求精的品格和美轮美奂的品质,再次让世人走进景德镇,走进江窑瓷器的艺术世界里噎噎当我们面对一件件江窑精美的瓷器艺术品时,真有如“碧桃天上栽和露,不是凡花数”,犹如绘画中最美的色彩,书画中极具梦幻般的线条,其语言的表达多少显得无力。为此,我们只能凭感觉去体验,舒服、悦目、赏心便可。而江窑瓷器的古韵风姿又是如此的从容、鲜活。这大概算是美学家所说的“沁人心脾”,常人所说的“爱不释手”吧!其实我说就是一种求之不得的“味道”。这个”味道”或许是一种让历代文人永远说不清的“审美”意境。犹如品茶,茶的“真味”是品而后得,回味而甘的。而得其所甘,又因每个人的心性、品操、境界不同而各得其所。因此,欣赏瓷器和品茶一样,需要在品赏把玩中静静地体味,用情去抚摸、用心去感动。使其“瓷性”在涵咏玩味的酿化中,幻化出一种具有深度的“味道”,在静谧的意境中多了几分畅然,即一种审美的“味道”,能够享得这“审美味道”的,只有具备诸如江窑的品质,才能得以实现。意态古朴、雍容大方、气度醇美、清新优雅、笔致精妙、色彩富丽,这些都是江窑瓷艺带给我们最美妙的审美感受,也是江窑艺术魅力使然让我为之赞许的原由。
禅家说:“一落言,即非真意。”可我想说的是,一千多年前的那个皇帝着实不会想到当时的一个举动,让“皇”家之气与这个地方永远地联系在一起,并被世界注目。福亏,机缘兮,必然兮。景德镇人是智慧的,不然何能引领陶瓷工艺的一个又一个高峰,并产生了诸如“臧窑”、“郎窑”、“年窑”、“唐窑”及今日的“江窑”等诸多品牌。江窑传承而不泥古,“巧故知新”是江窑最显著的特征,一件件看似仿古的瓷器,却赋予了当代人的思想与审美价值,这也正是“江窑”瓷风靡世界的秘诀所在。
景德镇人是有福的,愿幸福的景德镇、智慧的“江窑”,为世人再铸盛世华章。

 本站知识产权受法律保护,提供资源共享,以任何方式转载及引用本站内容,请通知本站,并在醒目位置注明出处! 
 本站资源在任何第三方被公布或引用,但没有履行上述义务,本站将依法
《互联网著作权行政保护办法》追究侵权责任。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江训清..陶瓷文化.大使.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