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陶瓷艺术文章中心 | 了了亭陶瓷艺术馆 | 陶瓷工艺美术词典 | 景德镇瓷器款识 | 藏品鉴证实录 | 影视中心 | 景德镇艺术瓷器拍卖指数 | 瓷业纪实 | 景德镇陶瓷艺术名人录 | 艺术家电话黄页 | 网站导航 | 购买名人名作请进入了了亭名瓷精品商城 | 淘宝店 | 
您现在的位置: 景德镇陶瓷在线 >> 陶瓷艺术文章中心 >> 景德镇陶瓷新闻 >> 景德镇陶瓷新闻 >> 文章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图文]不愿学画瓷的瓷都人           ★★★ 【字体:
不愿学画瓷的瓷都人

作者:黄小平   文章出处:瓷都晚报   更新时间:2010-5-25 20:17:25 
 

 

说到景德镇,曾经有一个这样的典故。一名外地游客走在景德镇街头,随便打问几个年轻的女孩,发现她们都是身怀不俗技艺的画者,于是,这位游客深有感触地说:“景德镇,真是一座不折不扣的艺术之城。”对于以上的典故,身为景德镇的市民,我们自然会心生自豪之感,但是,记者近日的一番调查却表明,满城皆是艺术家的这分自豪,却可能逐渐演变成一种尴尬:满城画工何处觅。
    瓷都人,真的不愿学画瓷?
    招不到画工的业主
    日前,记者以求职者的身份,走进了位于樊家井陶瓷仿古村的一家店铺,得知记者想找一份画瓷器的工作,立马就有二
三位业主围了上来。“你是陶院的学生
吧!你会画什么花面,青花还是粉彩……”一位业主热情地向记者打听着。
    当记者亮明身份后,刚围上来的业主们又悻悻地散去。一位业主还嘟嚷着说:
“还以为这次遇到了一位好角子呢!”“你们真的需要招人吗?”记者向一位
业主抛出了问题。
    
“当然,现在只要是生意稍好一些的作
坊都缺画工,特别是好画工。”业主曹美玉告诉记者,她的作坊里,目前有五六位画工,一旦碰到赶货,人手根本忙不过来。
    曹美玉的作坊里主要生产粉彩瓷,为了招揽到好的粉彩画工,她特意把自己的作坊开在了此类人才集中的凉山树。在凉山树,虽然更容易接触到好画工,但是,要想稳定地留住这些画工,却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据记者了解,目前在曹美玉的作坊里工作的画工,工资最高的能拿到三四千元,工资最少的,也在两千元左右。如果要稳住这些画工,业主没有一定的实力很难办到。
    
“人才是需要养的,他们可不管你生
意好还是坏,一旦在你这赚不到钱,他们自然会选择跳槽。”曹美玉说,由于我市绝大多数陶瓷作坊与画工之间都没有合同来约定彼此的权利和力务,因此,人员流动性非常大。
    
不愿画瓷的年轻人
    今年21岁的小芬曾经是一位陶瓷画工,可是,从业半年之后,她选择了改行。在小芬看来,画瓷器,是一件非常枯燥的事情,而且,收入,并不是特别的理想。
    “16岁那年,我初中毕业了。为了让我学一门手艺,父母替我找了一个师傅,让我学习画瓷。”小芬告诉记者,最开始接触画瓷这个行业时,她充满了好奇。
    可是,在点和线的世界里生活了几个月,她就对此产生了厌烦的情绪。
    小芬说,最开始学习画瓷的那几个月,自己是没有任何收入的。学了3个月后,师傅开始把一些简单的图案交给自己画,这样,生活费就有了着落。
    
“学画瓷,倒不是说有多苦,就是烦,
一整天坐在那里,我可不想自己的青春,就这么坐过去了。”小芬告诉记者,正是与她有着多样的想法,与她一同入门的几个姐妹最终都放弃学习画瓷,而选择了外出打工。
    与小芬一样,市民刘路在画瓷的路上,也只走到了半途。刘路说,他从小就喜欢绘画,并且,还曾进入专门的院校学习过绘画。从学校出来,刘路在老厂找到了一份画瓷的工作,并且,收入也不算太差。可不知为什么,曾经的爱好,一旦成为自己生活的饭碗,刘路对画瓷竟渐渐产生了一种厌倦的感觉。
    
“每天重复着同样的工作,我在绘画     中,再也找不到了乐趣。”在发现自己无法在陶瓷艺术之路上更进一步后,刘路也选择了放弃。
    采访中,记者在一所普通中学门口随机对20位十六七岁的学生进行了调查,结果只有3位年轻人表示对画瓷这个职业有兴趣。
    
职业前景还是不错的
    “景德镇,并不仅仅只有大师。”市民
包平今年31岁,但是,从16岁开始入行算起,他已经在陶瓷行业摸爬滚打了十几年。如今,他自己经营着一家陶瓷作坊,并在国贸广场与别人合伙经营着一间店铺。
    从陶瓷作坊的打杂工,到一个把拉坯 、利坯 、倒浆 、吹釉 、烧窑等多个工种都熟练掌握的艺人,包平可没少吃苦,也没少受挫折。如今,包平多技在身,生活自然是不用愁了,可是,说起自己从业这么多年来的经历,包平还是有遗憾。
    
“如果当初我入行时,学的是画瓷,
也许我的事业会干得更有声色。”包平表示,通过自己十几年的观察,他发现,在景德镇,最可能取得成就的陶瓷从业者,非画瓷者莫属。在包平看来,景德镇是一个大师当道的城市,而要想成为一个大师,学习画瓷,就是一个开始,也是必须打下的基础。
    在上个世纪90年代末,包平已经拥有了一座陶瓷作坊和一座梭式窑,这在他的师兄弟中,算是比较出色的。可是,由于经营不善,他在一年之间,就把自己多年积累下来的资本全部亏了出去,而且还欠下了不少外债。最终,不得不再次替别人打工,以图东山再起。
    可是,让包平羡慕的是,当初,一个曾在自己作坊里画瓷的男孩,在经过几年的努力后,不仅技艺不断提高,作品也得到了市场的认可。
    
“现在,那个兄弟画一件瓷器赚的钱,
就能抵上我的作坊一个月的收入。”包平深有感触地说,虽然自己已从当初的困境中走出,但是,与那位起步比自己还晚的兄弟相比,自己显然要逊色许多。
    今年31岁的段文豪十几年前离开家乡都昌,来到景德镇学习画瓷技艺,经过十几年的打拼,如今,他已经在梅家岭社区拥有了一幢属于自己的房子,并且,把老婆孩子都接了过来,一家人都变成了瓷都人。
    
“如果不是当初选择了画瓷器,我也许
还在乡下干农活,更不可能拥有现在这样的生活。”段文豪说,虽然自己当初学艺时吃了不少苦,但是,这些苦,吃得值。
    
无碍瓷都艺术发展
    在调查中,记者发现了一个现象,在遍布城区的大小作坊中,很少能看到出生在市区的年轻画工。
    朱建军是一名地地道道的景德镇人,他工作的作坊内有将近30名画工。他是仅有的两名本地人之一。
    
“现在城里的年轻人,谁愿意来学画
瓷器啊……”朱建军告诉记者,在他的同    学里,目前,好像只有他一个人在从事着画瓷的工作。对于自己现在的这份工作,朱建军坦言自己并不喜欢,而只是把它当成一个饭碗而已。
    说起现在生活在城里的年轻人不愿学习画瓷技艺的现象,省工艺美术大师孙燕明感触颇深。孙燕明说,现在的年轻人,都比较有个性,对于画瓷这种需要沉下心去钻研才能有所收获的技艺,很难提起兴趣,他的女儿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据记者了解,虽然父亲为省工艺美术大师,可是,孙燕明的女儿并没有选择与父亲同样的道路。在学习了一段时间的美术后,她依然选持了放弃。而对于女儿的选择,孙燕明也表示了宽容。
    在孙燕明看来,虽然现在瓷都的年轻人并不热衷于学习画瓷,但是,这并不会影响瓷都在陶瓷艺术上的传承和发展。因为,景德镇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开放的城市,瓷都美名的取得,与四方工匠来聚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孙燕明告诉记者,据他了解,最近几年,前来景德镇进行陶瓷创作,并最终选择留在本地生活的外来艺术家越来越多,而且,很多从陶院毕业的外地大学生,也选择留在景德镇创业。这些外来艺术家和外地的大学生,对瓷都未来的陶瓷艺术发展,会带来新的活力和更强大的动力。

 本站知识产权受法律保护,提供资源共享,以任何方式转载及引用本站内容,请通知本站,并在醒目位置注明出处! 
 本站资源在任何第三方被公布或引用,但没有履行上述义务,本站将依法
《互联网著作权行政保护办法》追究侵权责任。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