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文章中心 | 陶瓷工艺美术词典 | 景德镇陶瓷款识 | 雁过留声 | 影视中心 | 收藏论坛 | 
您现在的位置: 景德镇陶瓷在线 >> 文章中心 >> 瓷海萍踪·文化·历史 >> 民国瓷·珠山八友专辑 >> 文章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民国瓷器鉴定之民国瓷器款识(三)仿古款(组图)       ★★★ 【字体:
民国瓷器鉴定之民国瓷器款识(三)仿古款(组图)

作者:铁源 溪明    文章来源:民国瓷器鉴定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5-2-28
景德镇陶瓷在线 http://www.jdztc.com  景德镇名瓷在线 http://www.jdzmc.com

      款识又称铭文,本意是指古代钟鼎彝器上铸刻的文字。明陶宗仪《缀耕录·古铜器》:“所谓款识,乃分二意:款,谓阴字,是凹人者,刻画成之;识,谓阳字,是挺出者。”后引申为瓷器等文物上的题铭文字。凡在瓷器上以刻、划、印、写等不同方法记载制作器物的时间、地点、工匠姓名、作坊名号、监制者姓氏,以及订烧者姓名、堂名、吉祥祝语或图案标识的均称为款识。款识是瓷器鉴定中的重要环节之一。
    民国瓷器款识极为丰富,按所表现的内容可分为仿写款、年号款、纪年款、干支款、公司款、作坊款、人名款、堂名款及其它类款识。民国瓷器款识以文人派的作品时代特征最为鲜明,其作品不仅带有底款,而且器物上大多都有详尽的题记说明,如作者的姓名、籍贯及作品的年月等。与书画作品上的题款极为相近,不仅有别于明清传统款识,与同时代的日用瓷器款识亦不尽相同,使款识的表现内容更为丰富。为了充分说明民国款识的时代特征,使读者对其有一大致的了解,下面按款识的表现内容加以说明。
    仿写款的典型特征是后代瓷器上落前代款识。仿写款中最常见的是仿写前代年号款,目前所见最早的仿写款是明成化朝仿写“大明宣德年制”款识。仿写款识的出现与人们的好古之心及前朝瓷器的经济价值增高有直接关系。民国时期仿古瓷器盛行,故仿写前朝款识之风极盛。其具体表现形式有三种,一是所仿器物为何代就写上所仿器物应署的年代,无论是器型、纹饰、釉彩均以所仿器物为蓝本。此类器物上所落款识为真正意义上的仿写款。如民国仿康熙素三彩牡丹纹碗,外底就书以“大清康熙年制”青花双行楷款。另一种是不论所造器物是否有古意,任意书写前朝年号款识。此应视为仿写款中的寄托款。再一种是不论前朝是否有此类款识,而大胆书写,此应视为仿写款中的臆造款。一般来讲,前一种的款识写得较为严谨,虽说在行家眼里还不可能以假乱真,但令初学者晕头转向却绰绰有余。而后两种则是任意书写,稍有陶瓷知识的人亦可断其为仿写。
    民国仿写款所涉及的年代较为久远,从目前所见器物来看,上迄宋元,下至宣统、洪宪,时间跨度近900年。但其仿写重点为明清两代,尤其以清康、雍、乾三朝最为常见。
    宣和 宣和为宋徽宗年号(1119—1125年)。图53为民国仿龙泉青釉兽耳尊底款,该器物造型较为工整,外壁刻有兽面纹,釉面莹润光滑,具有宋代龙泉窑瓷器的某些特征,显系精心仿制而成。但款识却相去甚远。此器底款“宣和”二字,虽然宋代龙泉窑瓷器上见有刻印款识,但多为“金玉满堂”等吉语款,年号款识极为罕见,偶有见之,也是年号与纪年合用于一器,如饰以“元丰三年”铭的莲办纹五管瓶,根本不见有单书年号的的器物。另外,宋代,特别是北宋时期的龙泉窑器物的釉色还不葚稳定,多青中带黄,而此件器物的釉色纯正,釉层亦较厚,是北宋时无法企及的。再者,此器的胎质硬度较高,细腻洁白,表现出浓郁的现代瓷风格,为宋代龙泉窑器物所不具备。
    大明宣德年制 宣德为明宣宗年号(1426—1435年)。图54为民国仿明宣德凤纹罐底款。此件器物外壁饰以青花双凤纹,青花色泽较真晶略淡,并有大量的深褐色结晶斑痕,釉色亦略显青灰。款宇书写不及真品规范,字大小不一,高低不齐,特别是底釉气泡过多,致使款字模糊不清。即便如此,此件器物仍可称之为高仿,如不细察,几可乱真。
    图55为民国青花花鸟鱼龙执壶底款,此件器物无论是器型、青花色泽,还是款识均与宣德器物相差甚远。首先,宣德朝执壶的造型以梨式最为流行,其典型特征是形状似梨,壶腹略短,圈足略高,上有伞形盖,盖顶饰有宝珠钮。而此器则为民国时常见的溜肩桶腹式,流与壶肩有一条状相连。其次,青花色泽青灰,不见有宣德时的铁锈斑痕。其三,款识书写方式为宣德时不见有。虽然宣德款识在明清各朝中最为复杂,或双行竖写、三行竖写,或单行竖写、单行横写,或款外围以双圈、单圈,或双框、单框、无框,但此种单圈外环书的方式绝无仅有,为民国仿写款中的臆造款式。
    成化年制 成化为明宪宗年号(1465-1487年)。图56为民国青花饮中八仙杯底款,杯呈直壁形,假圈足。外壁一面绘饮中八仙之一李适之饮酒图,另一面书“左相日兴费万钱,饮如长鲸吸百川”诗句。成化人物纹饰器物并不多见,而此类饮中八仙人物图为清代常见纹饰之一。而且此器青花色泽总体浅灰,缺乏成化的淡雅之感,局部呈民国时的洋蓝特征。最为关键一点是成化款识均为“大明成化年制”六字楷款,根本不见有“成化年制”四字楷款,故此款亦应归入仿写款中臆造款式之列。
    图57为民国青花骏马图斗笠碗底款,外壁绘七马,碗心双圈内绘一马,口沿施以酱釉。从器型、画法看具有明末清初风格,没有丝毫成化瓷器特征。釉面洁白润滑,胎釉结合不紧,与明末清初的特征亦不相吻合。款字缺乏成化苍劲有力,字体无飘浮感的典型特征。
    图58为民国黄釉白洋莲兽耳瓶底款。据文献记载和实物相印证,成化单色釉瓷器见有少量锥刻款,但亦为双行六字款,款外锥刻双圈。而似此种刮釉留胎刻四字款的根本没有,故此款也为臆造的成化款式。
    大明嘉靖年制 嘉靖为明世宗年号(1522-1566年)。图59为民国仿明嘉靖红绿彩龙纹方盖罐底款。此器的造型、釉彩、纹饰均具有嘉靖风格,基本达到了形似,但造型缺乏真晶的洒脱风格,釉面光泽度过强,红彩也偏黑。款字的写法生硬,有形而无神,尤其是青花色泽偏灰,缺乏嘉靖青花的浓艳清亮之感。即便如此,仍不失为民国中仿嘉靖器物中的上佳之作。
    大明万历年制 万历为明神宗年号(1573-1620年)。图60为民国仿万历青花五彩婴戏图花觚底款。此器物的造型、纹饰及釉彩均具有万历本朝的特征,亦可视为高仿之作,但纹饰绘画不细腻,构图空白有余,堆砌华缛不足。釉彩亦不及真品浓艳强烈。一字一书写不见有万历款识的敦厚刚劲,特别是笔划转折处顿挫软弱。青花色泽艳而俗气。
    图61为民国仿万历青花五彩山水人物图花觚横款。万历官窑见有此类款识器物,但款字书写风格与此不同。虽早期字形较瘦,晚期趋肥,但字形端庄,近似颜体,笔力较硬。此款字体则隶味较为明显,转折之处虽有顿挫,但缺乏敦厚刚劲,笔力不足。
    康熙为清圣祖年号(1662-1722年)。民国仿写康熙年号款识的器物较为常见,基本上有四种形式,一是“大清康熙年制”双行楷款,二是“大清康熙年制”三行楷款,三是“康熙御制”楷款。另见有臆造的“大清康熙年制”篆书印章款。
    图62为民国仿康熙绿海水红鱼龙纹瓶底款,款字以红彩书写。虽然康熙官窑器物款识以“大清康熙年制”六字楷款的运用最为广泛,但多为青花书写,红彩款较为罕见。款字书写虽非一人之手笔,前期字体宽肥,后期清秀,但顿按均较明显,其“年”字有多种写法,但无第一二划相连的写法。
    康熙御制 图63为民国仿康熙珐琅彩碗底款,此类仿款民国时较为常见,多以胭脂彩书写,其款宇的写法与真款相去不远。
    大清康熙年制 图64为民国粉彩人物诗文盖碗盖钮中红彩款识,红彩双框内篆书“大清康熙年制”。    雍正为清世宗年号(1723-1735年)。民国仿写雍正款识的器物有写款和刻款两种形式。写款或青花双圈“雍正年制”楷款,或青花“大清雍正年制”楷款,或青花“大清雍正年制”篆款,或蓝料彩“雍正年制”双方框楷款。刻款仅见“雍正年制”篆款一种。
    图67为民国仿乾隆粉彩三多纹天球瓶底款,乾隆朝历时60年,器物之多,款识变化之多样为历朝所不及,但就六字篆款来讲,仍有规律可循,最典型的特征是每一笔的转折处均断笔另起笔。其次是结体方正,转折处多呈硬角。其三,每个字的特征均较为明显,如“大”字上部多有点划等。此款的最大不足是字体过于圆润,转折之处多为圆角,笔划粗细不匀,并且没有起落笔的痕迹,仿写不甚成功。
    图68为民国仿乾隆绿地粉彩缠枝莲开光人物图瓶底款,此款除软弱无力外,“清”字的三点水写为“c”形,“乾”字左边上下有一短竖相连,均为民国仿款的特征。
    图69为民国仿乾隆古铜彩堆刻螭龙云纹双耳瓶底款。乾隆刻款具有字体规整,刻工精湛,笔划粗细均匀的典型特征,虽与真款有些相似,但粗细不匀,刻工略为草率,为民国仿刻款的特点之一。
    图70为民国粉彩人物故事图瓶底款,金彩地上以红彩书“大清乾隆年制”六字篆字。乾隆篆款以六字无框最为常见,加框的极少。此款的笔划过于僵硬,虽在追求乾隆款识凝重有力的韵味,但结构疏密失当,为民国仿款的常见毛病。
    乾隆年制 图7l为民国粉彩锦鸡牡丹花卉纹棒槌图瓶底款,乾隆本朝“乾隆年制”朱红楷款涂金的较为罕见,另外其字体规整,笔划自然流畅。此款虽书写工整,但结体不稳,笔划拘谨。特别要提及的是乾隆奉朝款识的“制”字左半部的竖划多为二笔写成,而此款则为一笔连写,为民国时的书写习惯。
    嘉庆为清仁宗年号(1796-1820年)。民国仿嘉庆款识的器物不多,以松石绿地红彩六字篆款较为常见。
    大清嘉庆年制 图72为民国仿嘉庆粉彩开光仕女图赏瓶底款,嘉庆官窑款识的特征是笔划工整,结构严谨。此款结体匀称,与真款风格接近。但“清”字的“月”字写为“囚”形,为民国时的典型特征。另外,嘉庆真款的布局多为上紧下松,尤以“制”字最为明显,而此款不见此特征。
    道光为清宣宗年号(1821—1850年)。民国仿道光款识的器物较仿嘉庆朝略多,见有“大清道光年制”与“道光年制”篆书两种。道光本朝款识以六字篆款为主,少见楷款,四字款识亦罕见,款字为铁线篆,笔划流畅,凝重圆润。
    大清道光年制 图73为民国仿款,字体结构欠匀称,笔划硬直,缺乏流畅圆润的韵味。“清”字下“月”为“目”字形,“光”字上紧下松,笔划走向松散,“制”字的“刀”写为“斤”形,与真款的差距较大。
    同治为清穆宗年号(1862-1874年)。民国时仿同治款识的器物较为常见,以“大清同治年制”双框篆款、“同治年制”双框篆款、“同治年制”楷款居多。同治官窑款识以楷书为主,兼有篆书。楷书字体工整,布局严谨。篆书外不见有边栏。民窑款识则多为印戳式打款,字体草率。
    大清同治年制 图74为民国料地粉彩开光山水纹碗底款,底为青花金彩双龙纹“大清乾隆年制”描金篆款,而金彩下又有“大清同治年制”青花楷款,款式极为特殊。从款字提按变化不明显这点来看,具有同治本朝风格,但不具备同治字体上宽下窄的特征。外壁纹饰的民国特征明显。
    图75为民国仿同治粉彩八仙人物图帽筒底款,虽然为同治民窑流行的印戳打款,但字体过于工整,不见有草率之风,而且有些字的篆法不合同治民窑之风,“大”字写为“贝”形,“清”字三点水为一竖划,色彩亦较为污浊。
    同治年制 图76为民国仿同治胭脂红团鹤纹盘底款,同治本朝四字楷款的布局较为严谨,款字书写有力,但有稚拙之风。此款书写虽然有力,但有刻板之嫌,“同”字没有真款上宽下窄特点,尤其是“制”字下“衣”的横划起顿极为明显,与真晶有异。
    光绪为清德宗年号(1875—1908年)。民国仿光绪款识器物较为多见,以“大清光绪年制”六字楷款居多,另见有“光绪年造”四字楷款、六字双框篆款、四字双框篆款及四宇阴文篆款等。光绪款识的典型特征是字体工整严谨,用笔清新流畅,在晚清中力拔头筹。
    大清光绪年制 图77为民国仿光绪青花团龙凤纹盘底款,此款字结体略扁,缺乏清秀俊美之风,书写亦不端正。典型的光绪款识书写极为工整,笔力雄健,起笔时均用力下按,有些如美术字,而此款的青花浓郁泛紫,显系含有工业钻料所致。图78为民国粉彩花鸟纹瓶底款,红彩色泽浅淡,款字不甚清晰,外壁纹饰为民国时的典型画法。
    光绪年制 图79为民国粉彩山水纹碗底款,款字为阴文“光绪年制”篆体,笔划粗细不匀,结体生硬,为民国时粗瓷仿写款的典型。
    图80为民国粉彩人物图瓶底款,款字书写流畅,行楷韵味浓郁,书写者书法造诣不凡,但光绪时并不见有此类款识,故为民国臆造款式。
    民国瓷器上的仿写款之多绝非一般人可以想象,几乎遍及历朝历代,但大体不外乎上述三种形式,即仿古瓷上的仿古款、民国瓷上的寄托款和臆造款。不论何种款式,在具体的鉴定过程中均要结合器物的造型、纹饰、釉彩等综合评定,切不可以款对款而有失偏颇。

[1] [2] 下一页  

 本站知识产权受法律保护,提供资源共享,以任何方式转载及引用本站内容,请通知本站,并在醒目位置注明出处!
 本站资源在任何第三方被公布或引用,但没有履行上述义务,本站将依法
《互联网著作权行政保护办法》追究侵权责任。

文章录入:李申盛    责任编辑:李申盛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古瓷鉴定中的工艺痕迹辨识
    文物鉴定:为什么不相信自己
    文物鉴定专家细说“鉴宝”内
    文物鉴定为何失信
    景德镇陶瓷鉴定常用术语26列
    民国瓷器鉴定之民国瓷器款识
    民国瓷器鉴定之民国瓷器款识
    民国瓷器鉴定之民国瓷器款识
    民国瓷器鉴定之民国瓷器款识
    民国瓷器鉴定之民国瓷器款识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