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文章中心 | 陶瓷工艺美术词典 | 景德镇陶瓷款识 | 雁过留声 | 影视中心 | 收藏论坛 | 
您现在的位置: 景德镇陶瓷在线 >> 文章中心 >> 瓷海萍踪·文化·历史 >> 民国瓷·珠山八友专辑 >> 文章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组图]“珠山八友”瓷板画艺术         ★★★ 【字体:
“珠山八友”瓷板画艺术

作者:郑年胜 刘…    文章来源:《收藏·拍卖》2004年第1期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6-4-19
景德镇陶瓷在线 http://www.jdztc.com  景德镇名瓷在线 http://www.jdzmc.com

    20世纪初,景德镇在浅绛彩的发展和推动下,一些瓷画家努力将宋元以来的中国画形式借鉴和移植到瓷画中来,将传统瓷画加以创新,使景德镇彩绘出现了新的面貌。1928年秋,由王琦、王大凡等人组织成立“月圆会”,相约每月望日,月圆雅集珠山,以画会友,以会聚友,切磋画艺,称为“珠山八友”。关于珠山八友的成员一直争论不休,众说纷纭,其中王琦、王大凡、汪野亭、程意亭、邓碧珊、刘雨岑六人是没有争议的,一说补徐仲南、田鹤仙而为八友,另一说补毕伯涛、何许人而为八友。珠山八友是一个民间艺术结社,徐仲南、田鹤仙、毕伯涛、何许人都参与过月圆会的结社活动,这都有史料依据,只是先后有别而已,徐仲南和田鹤仙在邓碧珊、王琦辞世之后参与月圆会艺术活动较多。传闻不一的问题并不影响研究珠山八友的瓷板画艺术,珠山八友成员目前一般认定为十人。在诸友先后谢世过程中,也就是珠山八友结社的后期,同时期名家方云峰、汪大沧等也相继与这些瓷画家配过画。由于他们未能参与月圆会的结社,相从也较少,有人将他们列为珠山八友成员显然是不妥当的。
    珠山八友的瓷板画艺术在继承粉彩传统工艺的基础上,力图在瓷艺与画艺上有所突破,以王琦为首的这批瓷画家是一个创立了“新粉彩”瓷艺的画派。王大凡在他的作品《珠山八友雅集图》上题诗云:“道义相交信有因,珠山结社志图新。翎毛山水梅兼竹,花卉鱼虫兽与人。画法唯宗南北派,作风不让东西邻。聊得此幅留鸿爪,只当吾侪自写真。”鲜明地表白了他们结社志在求变创新的宗旨。
    从珠山八友瓷板画作品来看,他们的创新精神,首先表现在继承了浅绛彩文人瓷画家的审美旨趣,虽然他们对传统绘画的选择各不相同,但艺术基调是相同的,即以浅绛彩发展以来涵容的中国画艺术形式,通过粉彩加以弘扬和发展,着力在彩绘艺术上的突破。他们 的作品 没有浅绛彩画那种纯粹的书卷气和超凡脱俗的风骨,在“写”的意趣中还有“描”和“彩”的工艺性,具有陶瓷美术精湛的感染力。但他们又不是景德镇红店艺人,他们并不因袭守旧,较之传统工艺瓷以图描样,难以突出个人艺术面貌和风格的特性;珠山八友的瓷板画作品却能凸现个人主体意识,显现个人艺术风格。如王琦瓷画题款中常常写到摹黄慎笔意,而他后来的人物画却能在黄慎的基础上自成一格,做到运笔疏松却又结构紧凑,线条恣纵却 有抑扬顿挫。王大凡参酌吴友如、钱慧安的画法,却能自出机杼。刘雨岑到晚年仍孜孜不倦地研究任伯年的笔墨技巧。他们娴熟地运用粉彩彩料,掌握油性特点。能在坚硬光滑的瓷胎釉面上,表现出绘画艺术的韵致。另一方面,他们又努力继承和发展传统粉彩的填色技艺,保持粉彩料色鲜丽莹亮的风采,使之能和谐地与绘画结合起来。高雅的绘画风骨配合独特的粉彩填色工艺,形成珠山八友瓷板画艺术的新样式。
    第二是珠山八友成员不断改进彩绘工艺,探索新的表现手法。如邓碧珊借鉴吸收东洋画技法,以肖像画的细腻画鱼藻。王琦人物画在乾隆粉彩的基础上,结合自己早年画瓷像的技艺,又吸收西洋画法,人物头部刻画细腻,明暗光影富有变化,被后世俗称为“西画头子”。汪野亭熟练掌握粉彩颜料中的绿色、蓝色,并在运用这些颜色方面独具匠心。王大凡研究出“落地粉彩”画法,不用玻璃白填底色,直接将色料填绘在瓷胎上,再罩雪白、水绿之类料色,简化工艺,画意更浓。程意亭的花鸟设色,既有文人画清雅的一面,又有工笔重彩的艳丽,其填色工艺达到运用自如、驾轻就熟的程度。刘雨岑创立了“水点桃花”画法,用含有色料的水笔,依次点染在相应大小的“玻璃白”底色上,既有传统填色的粉润效果,又具有画意生动的韵味。他在自己的文章中还写道:“记得过去,我在瓷上表现桃花时,由于对料性掌握得不够,以玻璃白掺染洋红点出桃花,烧后成色发乌,后来经过反复试验,采取先以玻璃白作花,再在其上以洋红点出的办法,才得出国画桃花的效果来。由此可见,要用祖国最具有民族特色的国画来装饰最具有优良传统的瓷器,使它们结合在一起,成为我国民族文化一朵永开不败的鲜花。作为陶瓷美术工作者,除了要对料性对瓷画有丰富的经验和技巧之外,还必须熟谙国画用墨用色的技法。”珠山八友瓷画家的这些彩绘新工艺有的已成为一种技法,在粉彩中广为运用,有的已成为一种瓷画形式被后人继承。他们的探索创新精神一直在启迪后人。
    珠山八友成员传世作品数量不同,年代有别,但瓷板画都是各位创作生涯中的主要部分。他们喜欢在平面上或接近平面的器皿上表现自我,这体现了珠山八友以“画”为主的文人画追求取向。就目前所掌握的资料可寻其艺术轨迹,了解其个性面貌。
    徐仲南,号竹里老人,少时入南昌某瓷店学徒习彩瓷,青年时期以画人物为主,中年则改习山水,晚年画松竹,一生以画松竹著称。作品苍劲挺拔,萧疏纵逸,清新秀丽,不落俗套。书法遒劲娟秀,诗韵挹趣无穷,余音绕梁。为人平和清逸,与物无争。
    邓碧珊,号铁肩子,清末秀才,早年在家教私塾。废科举后到景德镇,初始以卖字画为生,后到景德镇瓷业学堂任教。思想活跃,颇能接受新生事物,具有开创精神,为景德镇瓷上肖像画创始人。他不仅开瓷板肖像画之先,而且最早使用九宫格放大绘制肖像,并大胆借鉴吸收东洋画技法。后画鱼藻,风格独特,在景德镇享有“鱼王”美名。邓氏书法规整遒劲,章草涵韵很足,王琦也曾执弟子礼向其学习书法。珠山八友中他去世最早,留下作品不多。
    何许人,名处,字德达,少时学绘青花,后改学粉彩。初时常以清初“四王”之作为范本,循古人规范,摹前人画迹。书法从“二王”入手,后学汉隶,善微书,能在径寸印泥盒上书写《出师表》、《赤壁赋》,以画雪景山水见长。作品法度整饬,笔迹磊落,晶莹剔透,深远荒寒。
    王琦,字碧珍,号陶迷道人。为珠山八友之首,初以捏人面为生,后与邓碧珊学画瓷板肖像。先以钱慧安仕女画为蓝本,后改学“扬州八怪”之一的黄慎,以写意人物画见长。王琦晚年的作品开始摆脱钱慧安和黄慎的影子,在继承中有了自己的特征,线条放达而又疏松,尤其中锋用笔,比黄慎的线条更有厚度,也更概括。他的作品常以草书题记,恣纵遒劲,运古融今,别具一格。
    汪野亭,字平,号传芳居士。1906年就读于江西省立窑业学堂,早年跟随张晓耕、潘俗宇学画花鸟,25岁时来到景德镇,初画浅绛彩,后画粉彩山水。曾被景德镇陶瓷职业学校聘为教师,性格开朗,交友很广。传世作品较多,气势雄峻,深凝浑厚,娇丽苍润。
    田鹤仙,原名田世青,后改名田青,号荒园老梅。于民国初迁景德镇,先后任景德镇税务局职员、江西瓷业公司夜校教员。先画山水,后专攻梅花,传世作品以梅花为多。田氏画梅,承元朝画梅大家王冕之法,用笔简练,墨色清淡,以若断若续的笔触写枝干,枝丫扭曲处更是似有似无,变化之妙,极富韵致,充满生机。创立瓷画上的“梅花弄影”技法,虬劲盘曲的树枝,衬以绰约的梅花树影。作品梅满字多,深厚朴茂,生意盎然,满纸留芳。 
    毕伯涛,名达,号黄山樵子,清末秀才。早年曾师波阳画家张云山,后迁居景德镇,专攻粉彩。擅绘翎毛、花卉。粉彩瓷画多继承清代画家华新罗一派,富有生活气息,文笔清新,力脱时习,自成一家。
    王大凡,名,号希平居士、黟山樵子。少时读过三年私塾,9岁开始学徒,15岁时拜汪晓棠为师,不仅学习陶瓷彩绘技法,而且学习中国画,诗词歌赋。早期作品,笔法工整严谨,线条流畅细密,设色俊秀,少娴熟洒脱之韵。晚期作品,深得清代大画家吴友如之法,用笔织秀,线条放达,构图严谨,气势洒脱,以文人画中的“意兴”与陶瓷绘画巧妙地结合,使作品画风纯正。其“落地粉彩”技法,别具一格,在继承和发展陶瓷工艺的探索中,取得了新的效果。
    程意亭,名甫,字仲孚,号翥山樵子。17岁时就读于江西省立甲种工业学校,先师从潘俗宇、张晓耕研习花鸟画,后到上海拜浙派花鸟画家程瑶笙为师。 20 世纪 30 年代初曾在浮梁县立初级职业学校饰瓷科任教。1925年至 1935 年是程氏创作的旺盛时期,程氏“师古人之心,而不师古人之迹”。题款中常有“抚南沙老人大意”、“抚鸳湖老人”之句。程氏画花鸟清新灵动,能得个中至致,意趣高华,恬淡冲和,趣味无穷。传世佳作颇多,影响较大。
    程意亭英年早逝,壮志未酬。病逝时在其卧室内存有大量的白瓷板及宣纸画稿,刘雨岑先生在其完成而未题款的《松鹤图》瓷板画上悲痛题云:“先君讳意亭,毕生从事艺术,颇负声誉,不幸恸于月之二十三日逝世,检点遗物,仅存此瓷板而已,用恳世伯刘雨岑代为题款,籍垂永久。戊子仲冬翥山程永建谨志。”这就是对程意亭先生一生最后的记录。
    刘雨岑,又名玉成、雨成,号澹湖渔、巧翁。年轻时就读于江西省立甲种工业学校。潘俗宇之弟子,参与创立“瓷业美术研究社”,并为王琦之义子。1949年前先后在“浮梁县立陶业学校”、“珠山国瓷艺专”、“东方艺专”等校任教。1949年后曾任江西省美协副主席、景德镇市美协主席。1956年在轻工业部陶瓷研究所供职,1959年由景德镇市人民政府授予“陶瓷美术家”称号。作品严谨秀逸,清丽韶秀,用笔精致,设色雅丽,处处可见匠心。
    中国陶瓷艺术发展到珠山八友时代,陶瓷艺术与绘画艺术的结合已展现出一片新的天地。珠山八友对传统文人画与传统瓷艺采取兼容并蓄的现实态度,将商品化与世俗化融为一体,由陶瓷的装饰艺术转向陶瓷的绘画艺术。他们各人的性格、阅历、修养、气质都有所不同,在选择题材、描写景物、表现技法等方面也各不相同,长期的创作逐渐形成各自独特的艺术风格。徐仲南的萧疏,邓碧珊的工整,王琦的雄奇,何许人的荒寒,田鹤仙的朴茂,毕伯涛的隽永,汪野亭的苍润,王大凡的古雅,程意亭的绮丽,刘雨岑的韶秀,显现出珠山八友瓷板画艺术风格的多样性。而他们相互交流,相互影响又形成了大致统一的艺术基调,成为一种鲜明的时代风貌。他们的艺术追求突破了传统粉彩的审美特征和意识,他们共同的艺术观与审美理想为陶瓷美学增加了新的内涵,开拓了新的瓷画审美范畴,具有里程碑的价值。

 本站知识产权受法律保护,提供资源共享,以任何方式转载及引用本站内容,请通知本站,并在醒目位置注明出处!
 本站资源在任何第三方被公布或引用,但没有履行上述义务,本站将依法
《互联网著作权行政保护办法》追究侵权责任。

文章录入:李申盛    责任编辑:李申盛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王步、邓碧珊、刘雨岑、王大
    “珠山八友”瓷画的辨伪与识
    珠山八友等名家作品收藏潜力
    如何投资珠山八友等名家瓷绘
    如何投资珠山八友等名家瓷绘
    珠山八友瓷绘作品的收藏与鉴
    珠山八友作品真伪辨析
    “珠山八友”作品收藏警示
    王步、邓碧珊、刘雨岑、王大
    “珠山八友”作品鉴赏及其他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