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文章中心 | 陶瓷工艺美术词典 | 景德镇陶瓷款识 | 雁过留声 | 影视中心 | 收藏论坛 | 
您现在的位置: 景德镇陶瓷在线 >> 文章中心 >> 陶瓷艺术研究 >> 综合陶瓷艺术研究 >> 文章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感悟中国画艺术和陶瓷艺术的相通       ★★★ 【字体:
感悟中国画艺术和陶瓷艺术的相通

作者:裴琼英    文章来源:景德镇陶瓷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4-8-10
景德镇陶瓷在线 http://www.jdztc.com  景德镇名瓷在线 http://www.jdzmc.com


                                           
    中华民族有着数千年的历史,在长期的探索、继承、创新中创造出中国画这具有我国民族特色的宝贵艺术。与中国画艺术同样灿烂、在世界艺海大放异彩的还有蕴含浓郁申华特色的陶瓷艺术。在西方很多国家的世界地图上,每个国家都标有儿个标志性重要城市,地图上的中国赫然标着景德镇。景德镇瓷都,标志着陶瓷这一国粹的辉煌、独特和民族工艺。
    任何一种艺术风格的形成和发展都受其社会环境、政治人文、"历史文化、风俗习惯等多种条件的渗融和影响。加上一代代艺术家的聪明才智与血汗辛勤创造才逐步确立。中国画艺术和陶瓷艺术也不例外,它的发展有着很多相同的社会条件、政治、文化氛围等等,以致在艺术形成上有很多相似相通之处。
     一、布局构思计白当墨
    老子日:"知自守墨"。
    这是中华民族绘画形式美独特风格的重要因素。西洋油画先用颜色全部涂抹画底,然后在上面依据远近关系画出目睹的具体一区域。而中国绘画的取景认为用眼睛看东西,注意力有主次,当注意力集中到某个物体上,其它物体便为这一物体服务了,换言之,就是一切为画面主体服务。画面需要则画,不需要则不画,当实则实,当虚则虚。中国绘画多是画山不画天,画鱼不画水。天、水、白墙、轻烟、云霞常以一片空白所示。
    画家黄宾虹说:"作画如下棋,需善于做活眼,活眼多棋即取胜,所谓活眼,即画之虚也。"汲清激流淌的昌江河水,经千年不熄的熊熊窑火、优质的瓷土淬沥出的享誉天下的 "白如玉"瓷质,这釉面本身就极具美感,陶瓷艺术创作也就极其珍视这瓷色,也常常采用大面积的空白使得主体物形象明撩,画面清新,使得无象空白成为意影驰骋的空间,这白里泛青的釉色不仅仅使画面主体突出,还更好地让瓷瓶通景构图轻松贯通,融为一体。无论是中国画还是陶瓷艺术都是 "加法容易减法难",这一分一厘、一线一点的白都是斟酌落笔韶下的"活眼",看到中国画或是陶瓷画面常在画面留出的大片空白中随意摆放几个人物或飞鸟,不知是人物(飞鸟)在那豁朗的天地间,还是天地因人物(飞鸟)而愈发豁朗,虚实相生,无画处皆成妙境,这空白在欣赏者的意境想象中,或天、或地、或云、或水、或景、或就是一片虚空,这种 "藏境"的手法,如同音乐中的休止符,起着 "此处无声胜有声"的艺术效果,景愈藏境愈大而意愈深"这中国画与陶瓷上的"计白当墨"是中华民族绘画形式美独特风格的因素,此为艺术相通其一也。
                                         
   二、笔墨技法上的 "墨分五色"和 "料分五色"
    在中国画的创作中,从来没有一位国画家把墨只当作黑色来看待,自古讲 "墨分五色"焦、浓、重、淡、清。(一)焦墨是把研成的墨汁,在砚池中经半目的挥发,再用来画画中极端深重又突出的部分,是在全幅中特别黝黑的部分,黑而有光。
    (二)浓墨是说墨色的黑度,仅次于焦墨,焦墨可能有光泽,浓墨因加入水分,虽黑而无亮光。
    (三)重墨是相对淡墨说的,比浓墨水分多些,比淡墨倒又显出墨一些。
    (四)淡墨:水分加多,成了灰色的叫淡墨。
    (五)清墨:这在墨彩上则是仅仅有一些淡灰色的影子,这影子去表现朝雾夕烟墨的模糊形象。
    墨色深浅变化不仅可以表现物象的固有色彩感觉,还可以表现物象的阴阳明暗、凹凸远近和质量的轻重。历代申国画家无不以笔取气,以墨取韵,干湿、浓淡、虚实相生、变化多端。陶瓷艺术中与之相似相通最明显的是青花分水。青花分水中有料分五色,即头浓、二浓、正浓、正淡、影淡,所显示的浓淡变化与申国画的五色一样,一个淡一个,以"鸡头笔"先蘸料水,从笔锋牵引料水在坯上运作,利用料水积层的厚薄以及托拿坯体的左手侧坯和右手提笔收水的默契配合,在最浓最深处收笔形成自然的由浅到深的渐变效果,在坯上分出各种深浅不同的色阶层次,使单一的色料富有浓淡不一的变化而表现各种物体,达到浓淡分明、水料融滢的艺术效果,不论是中国画还是陶瓷绘画,笔就象雕刻家手上的刀凿,墨与料就是留下的刀痕,都不只是一个固有色刀痕,都能衍生出个千变万化来,就象音乐的1234567能奏出各种旋律妙音来一样。此为艺术相通二也。   
  三、诗书画印互济
    中国艺术非常注重文学性,把诗、书、画、印相融合,成为世界艺术中一种独特的表现形式,也是我们中华民族文化的骄傲。
    书画本同源,元·赵孟顺的诗句题 《枯木竹树图》云:"石如飞白木如籀,写竹还须人法通。若还有人能会此,需知书画本来同。"此言也一直作为"书画同源"理论的代表名作。书法与画画用的毛笔、纸张相同,手法也基本相同。从最基本的讲画上要题跋、题年月作者;深一些讲书法锻炼了手指的敏感度、腕力、提按的控制,以至气势、风格、韵律的要求,这些都与画同。而画中题诗,书法成了其中介。"诗画合一,提高了中国画的意境。到了宋代,哲学、文学都渗透到绘画中来,有谓画竹是 "君子",兰是"美人",梅是 "骨气","以为诗是画的内涵,画则诗的外溢。到了康熙乾隆时代,扬州八怪强调画家要抒发自己的情感个性,重诗画交融,以诗托画,以画托诗,在画上题跋和署款,随之而来的印章也逐渐成为画面的组成部分,一、二方鲜红的印章,对画面活跃了气氛,调整了重心,装饰点缀,平衡画面有利构图。这诗书画印相结合互挤在陶瓷艺术上鄱有着同样地位和作用。只是材料工具的区别,墨色和釉料的差别,印章不是用印泥印的,是直接在坯上刻出或用笔画出,但对作品而言,所抒发画者的想法,深化主题,诗书画印交融互济扩大作品的美的感染力、表现力,更好地完善画面都是相通的,起着一样的作用。此异曲同工之三也。
                                       
四、生活是艺术创作的源泉,艺术作品融入生活的精神,突出表现生活的风采
    无论是中国画艺术还是陶瓷艺术,素材皆来源生活,艺术必须尊重生活的真实,否则不能把握动态特征等真实形象,作品则虚假、臆造,更谈不上艺术价值了。在尊重生活的基础上才加上艺术家的审美理性、主观感受、意识等因素,适当夸张、变形、增减以丰富其艺术性。宋·苏轼说:"画以适我意"。清·石涛强调 "夫画者心画也"、"借笔墨以写天地万物而陶泳乎我也。"清·郑板桥题画:"江馆清秋,晨起看竹。烟光日影露气,"皆浮动于疏枝密叶之间。胸中勃勃,遂有画意。其实胸中之竹,并不是眼中之竹也。因而磨墨展纸,落笔倏作变相,手中之竹又不是胸中之竹也。总之,意在笔先者,定然也;趣在法外者,化机也。独画之乎哉!"将画家如何从生活中汲取到素材和灵感,又经过主观构思、自身情感,胸中之竹已区别生活之竹,又在落笔落墨时由笔墨变化而生 "变相",此时竹加人的主观思想,在现实生活中提炼、概括、变形,提升了作品的艺术价值。陶瓷艺术亦是如此,素材来源于生活,加上主观意念。如陶瓷上写意画虾与中国画中齐白石画虾相似,虾后腿就有10只,可经提炼、取舍,并不画那么多,再夸张重要特征,将眼点凸出,愈发精神,形象更突出,这 "似与不似之间"的画理也是相通的,生活是来源,情感是动力,在不论哪门艺术上都是一样的。此异曲同工之四也。
    中国画艺术与陶瓷艺术有很多相似相通之处,在从事创作时都可引以借鉴,吾初步探究知谌浅索,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本站知识产权受法律保护,提供资源共享,以任何方式转载及引用本站内容,请通知本站,并在醒目位置注明出处!
 本站资源在任何第三方被公布或引用,但没有履行上述义务,本站将依法
《互联网著作权行政保护办法》追究侵权责任。

文章录入:李申盛    责任编辑:李申盛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中国画的点的具体表现
    为陶瓷艺术的健康立论
    烧制陶瓷的“衣裳”
    瓷器鲜为人知的故事
    中越相融的陶瓷艺术
    陶瓷艺术的尴尬与价值
    简论陶瓷艺术对其相关姐妹艺
    谈谈中国画中的“形”、“神
    二十世纪陶瓷艺术回顾展之朝
    陶艺--家居装饰新亮点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