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文章中心 | 陶瓷工艺美术词典 | 景德镇陶瓷款识 | 雁过留声 | 影视中心 | 收藏论坛 | 
您现在的位置: 景德镇陶瓷在线 >> 文章中心 >> 收藏真伪辨析 >> 文章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组图]民国瓷器动物纹饰鉴定         ★★★ 【字体:
民国瓷器动物纹饰鉴定

作者:铁源,溪…    文章来源:民国瓷器鉴定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5-7-25
景德镇陶瓷在线 http://www.jdztc.com  景德镇名瓷在线 http://www.jdzmc.com

    图78为毕渊明粉彩空山虎啸图琮式瓶,构图左疏右密,左边大面积留白,使画面的猛虎有啸傲山林的空间。右方一只猛虎随山势直冲而下,虽不见有西方素描之法,但墨彩点睛极为传神,褐白两色撇须硬如钢针,丝毛质感强烈,有缎子般的光泽,堪称瓷器上中国传统画虎之一绝。右下角墨书“毕渊明写意”及红彩白文随形章一枚。明清两代瓷器上虎作不多,偶有见之亦为写意之作,无论神态还是骨架结构均去真虎甚远。

    值得一提的是民国时期的一些非擅画动物的名家亦偶作动物画,如擅长人物画的王琦、王大凡曾绘虎,如以花鸟名世的刘雨岑、余翰青有鱼藻、鹿传世。虽然所作非其专长,不能同以此为业的名家相提并论,但因艺术修养深厚,如京剧名家客串一样,其功力亦非寻常艺人可比。

  图79为王琦粉彩虎啸图瓷板,画面上部为大面积空白,下为腾起的海涛,中间巨石之上一只猛虎仰天长啸,旁为一轮光芒四射的红日,猛虎形态逼真,可见作者造型能力之强。上题有“拟唐寅之笔法,西昌匋迷散人写意”及红彩方章两枚。
 

  图80为王大凡1936年粉彩虎啸图瓷板,画面构图为斜三角形,左为大面积留白,一只下山猛虎,造型准确,形神兼备,气势凶猛,皮毛见有皴擦之笔,毛感自然。平心而论,此作虽不及毕渊明成名之后的虎,但较上图略胜一筹,左边墨书“时在丙子年立春节后一日,黟山樵子大凡王壁画”及红彩朱文“ ”、“大凡”方章二枚。

    民国时的狮纹多装饰在档次稍低的日用器皿上。

    图81为民国时期最为常见的红绿彩狮子纹帽筒局部,一头红狮体态健壮,头下尾上,眼大如铃,尾毛旋转如轮,极为活泼可爱。上有一绿彩小狮,下为蓝彩戏球小狮。造型夸张,虽画工不精,但民间狮子舞的韵味浓郁,另侧有墨书“时属丙辰仲夏”字样,为1916年作品。晚清时多见此纹饰器物,如图82为清光绪矾红彩太狮少狮图瓷板局部,大狮子怀抱绣球神态认真,小狮子昂首高望。狮子毛发细密,浓淡过渡自然。绘画较前者细腻,但活泼可爱的韵味不足。由此可知,民国时的写意之作多追求民间浓郁的生活气息。
 

    图83为民国珊瑚红釉太狮少狮图瓶,此纹饰为清代传统纹饰之一,以狮谐师。太师古代官名,为三公之位最尊者,周代始置,辅弼天子治理天下。少师古代官名,为三孤之一,周代始置,亦为辅弼天子之官,地位次于太师。此器纹饰有康熙官窑之风,线条流畅,绘画精细,体格健壮,填彩之后用墨点饰。鬣毛如卷云,尾毛似绣球,惟凶猛威武的神态不及康熙。但较晚清同类题材的民间色彩及装饰味仍有很大区别。底青花双圈“大清康熙年制”楷款。

  鹿纹在民国时较为常见,擅长此技者有方云峰、余翰青及莫秋霞等人。

    图84为方云峰1931年粉彩鹿寿松贞图瓷板,画面左疏右密,右边虬劲的古松枝干盘曲,使画面极富韵律。松针以线勾描,笔法工整,但不呆板,上罩青绿,于色彩深浅变化中表现出茂盛之意。居中的梅花鹿造型准确,与图75一样,于传统笔墨中加入西洋素描技法,皮毛质感强烈真实,为前人所不及。左上方墨书“鹿寿松贞。辛未仲春方佩霞写于珠山”及红彩白文“方”圆章一枚。

    图85为余翰青1941年粉彩双鹿图印泥盒,在直径6.5厘米的印盒面上,作者绘有一卧一立双鹿,虽笔法不及方云峰之作细腻真实,有传统鹿纹的影子,但皮毛及梅花斑点亦非晚清笨拙体态白彩点饰之作可比。左边墨书“辛巳春月抚元人法于珠山”丛红彩印章两方。印盒底外壁墨书“伯作宝篇,子厂孙孙永”篆籀文及行书“翰青书”,另有红彩白文“画印”一枚,底红彩方框“翰青”楷款。

    蝠纹为清代传统吉祥寓意纹饰之一,或福山寿海,五蝠捧寿,或云蝠,洪福齐大。民国瓷器上的蝠纹多仿清代风格,构图无变化,但画法略有新意。

    图86红彩蝠纹碗,构图疏朗,蝠纹姿态舒展大方。翼展较宽,筋脉清晰可见,正面色彩渲染有深浅变化,背面填色上加点饰,绘画细腻。底虽书“大清乾隆年制”篆款,但非仿乾隆之作,因乾隆蝠纹多少有些图案化倾向,而与晚清装饰韵味浓郁的蝠纹更截然不同,艺术成就较高。

    图87青花福山寿海图瓶,纹饰构图为清康熙时多见,苍茫云天,海浪起伏,一仙山由海浪中突兀而起,十只青花蝙蝠在穿梭飞舞。仙山皴法细腻,海水线条流畅。蝠纹高度写实,头如鼠,须如芒,翼上有浓淡变化,姿态生动传神,青花色泽淡雅而富有层次,与晚清蝠纹双翼细长,或弯如弓的平涂画法明显不同。

    以狼和猪为瓷器纹饰历代少见,狼因其性残而为艺人所不为,《广雅·释诂》:“狼,戾,很也。”猪则因体肥态憨不见于瓷器装饰,而二者组合在一起的狼奔猪遁图则更为新奇。

    图88为粉彩豕狼图瓶,口沿处饰——周蓝料回纹,下为璎珞纹饰,足外墙亦饰一周回纹。画面构图饱满,一只恶狼在原野上追逐一只肥猪,体态一瘦一肥,色泽一黑一褐,下为皴擦而成的洞石,上为勾线渲染的松树,背景开阔。狼猪有西洋笔法,衬景则为中国传统画韵。背面墨书“豕性钝为首,狼形恶为贪”及“乾隆御览之宝”、“仁化”、“世宁”、“碧露”红彩印章四枚。底“乾隆御制”楷款。  海兽为明代艺人杜撰之兽,明清两代瓷器上多见此兽。民国海兽纹饰多承袭清康熙民窑风格。图89为青花海兽纹凤尾尊,外壁分上下两组海兽纹饰,中以细密的几何条纹相隔,海兽凶猛威武,肌肉隆起处有细密均匀的鳞甲。与康熙民窑作品相比较,绘画不甚工细,特别是尾毛以细密的线条代替渲染。头部生动气韵不足,略显呆滞。青花色泽泛紫,层次感稍差。即便如此,仍不失为较成功的仿前朝之作。

    民国时见有绘十二生肖纹饰器物。十二生肖又称十二相属,是古代以十二种动物配十二支,后以人生在某年即肖某物,如子年生的肖鼠,丑年生的肖牛等。其起源于何时不甚可考,清赵翼《陔余丛考·十二相属起于后汉》:“窃意此本起于北俗,至汉时呼韩邪钦塞人居五原,与齐民相杂,遂流传人中国耳……则十二相属起于后汉无疑也。”又唐李肇《唐国史补》卷上:“大虫,老鼠,俱为十二相属,何怪之有?”

  图90粉彩十二生肖斗笠碗,外壁绘四组高士图,碗内口沿为红绿黄三组弦纹,心内为红彩弦纹一周,中为以红线相隔的三个扇面形,将碗心整体一分为四,每个画面内均绘三个动物,合为十二生肖。中间的上部为红彩如意云头纹,一条绿龙由云中露出首尾,一只半蹲的猛虎昂头上望,旁为一盘曲的红蛇,上方扇形内为一匹红马,一头黑猪和一只纯白的小兔,左边扇形内一头黑牛,牛背上有一只顽皮的小猴,前方有一黑色小鼠,右边扇形内白羊与黄狗相对而立,一只公鸡在旁站立。虽绘画不细,但构图较有新意,动物大小搭配,每组纹饰的色彩多有变化,冲淡了画工的呆滞。

    民国时期的动物纹饰以仿制前朝传统纹饰的器物最多,虽画法没有新意,但绘画工细,仍具有较高的欣赏水平。

    图91粉彩云龙纹四象耳三件盖罐,盖面边饰、罐口沿边饰均为红、黄、蓝、粉四色回纹,  色彩艳丽,古意浓郁。近足处为一周海水纹,勾描细腻,色彩淡雅。 器心为红彩团龙纹。主题纹饰为红彩行龙,加饰五彩祥云。纹饰仿乾隆风格,但勾描略显生硬,只是与晚清同类纹饰相比较则细腻一些。底红彩双框“洪宪年制”楷款,为民国云龙纹饰器物中的精细之作。

    以青蛙为瓷器纹饰在前朝极为罕见,但民国时期却较为常见,虽题材新颖,但采用传统的构图方式及画法,故多少有前朝的影子。

    图92粉彩莲池青蛙图梅瓶,颈部绘一周缠枝花卉,下为红彩几何纹一周,肩部为如意云头花卉纹,色彩艳丽,装饰风格有乾隆繁缛之风。主题纹饰为通景莲池青蛙图,几片硕大的荷叶和红莲占据了大部分画面,一只青蛙蹲踞在荷叶之上,寓动于静。另一只青蛙由荷叶上跃下觅食,几只草虫在荷塘上飞舞。画面的色彩艳丽,层次繁多。荷叶墨彩勾脉留白,青蛙勾线填色上加黑白点饰。画法明显具有清嘉庆、道光时的痕迹,但线条与色彩的运用好于前朝。

    民国时期饰有动物纹饰的器物较多,但时代风格明显,艺术水平高的作品在传统技法内引入西洋画法,故较前朝同类纹饰质感强烈,而仿前朝之作虽不免呆滞之嫌,但绘画精湛细腻,而日常生活用瓷虽档次不高,但极少见有恶俗的画画。

上一页  [1] [2] 

 本站知识产权受法律保护,提供资源共享,以任何方式转载及引用本站内容,请通知本站,并在醒目位置注明出处!
 本站资源在任何第三方被公布或引用,但没有履行上述义务,本站将依法
《互联网著作权行政保护办法》追究侵权责任。

文章录入:李申盛    责任编辑:李申盛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雕艺随想录
    立体之画,无言之诗--雕塑
    陶瓷动物雕塑“变形”浅淡
    圆雕、捏雕、镂雕、堆雕与作
    陶瓷雕塑的分类
    景德镇当代陶瓷雕塑概述
    景德镇陶瓷雕塑概述
    陶瓷雕塑的格调与品位
    陶瓷雕塑的工艺特性
    陶瓷雕塑特征与陶瓷雕塑作品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