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文章中心 | 陶瓷工艺美术词典 | 景德镇陶瓷款识 | 雁过留声 | 影视中心 | 收藏论坛 | 
您现在的位置: 景德镇陶瓷在线 >> 文章中心 >> 收藏品市场·“江湖”故事 >> 文章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组图]“建国瓷”的故事         ★★★ 【字体:
“建国瓷”的故事

作者:蔡孟    文章来源: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陶瓷系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6-7-15
景德镇陶瓷在线 http://www.jdztc.com  景德镇名瓷在线 http://www.jdzmc.com

补充:因为资料收集问题,部分彩图以后将具体补充。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始.时任国家政务院副院长的郭沫若提议:新中国应使用庆典专用瓷,即“建国瓷”。郭沫若关于“建国瓷”的建议得到周恩来总理的批准,并于1 950年2月召开了陶瓷座谈会,商定烧制方法、要求。随后国家组建了"建国瓷设计委员会”。由文化部长郑振铎任主任委员,中央美术学院院长江丰任副主任委员。“建国瓷”的设计任务,由文化部下达到中央美术学院。具体工作由实用美术系主任张仃领导陶瓷科师生完成。其设计任务是国宴用中、西餐具。
  “建国瓷”的设计风格整体上是继承、发扬传统的陶瓷艺术风格。它的制作直接促进了传统制瓷工艺的恢复和发展,创造了新的时代风貌。
  1  建国瓷的创作
  在“建国瓷”的设计之初,设计委员会就提出要体现我国传统的陶瓷艺术风格。造型以保留在原北京东华门萃华楼饭庄的清宫廷慈禧用“万寿无疆”中餐具为蓝本.本着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精神,简化旧时中餐宴会的繁琐配套,按新中国宴请形式,以实用为标准。在保留了大部分原有造型的同时.对餐具中的酒具、茶具作了重新设计。单件具体尺寸普遍偏大。在汇集了大量的设计方案后.几番省稿、易稿,确定了祝大年设计的传统青白瓷斗彩缠枝牡丹纹中餐具:青花海棠纹西餐具各一套。祝大年教授曾在日本师从著名的陶艺家北大鲁山人学习日本传统陶艺。整个装饰吸取了敦煌图案的结构及风格特点。设计中参考了大量非陶瓷的传统艺术资料.如染织、青铜器、漆器等,充分体现了学习传统,却不仅仅囿于陶瓷,而是整个传统艺术这个宽泛的“大传统概念”。对于今天的陶瓷艺术工作者而言,它仍有积极的意义。就当时对陶瓷艺术设计的认识而言,重点在装饰的图案上。设计稿的表现亦着重装饰纹样的绘制。因当时瓷器的装饰均由手工绘制.为保证装饰设计样稿的清晰、标准,从前门国画生产合作社请来了著名工笔画家陈大章、门永华、翁振庆等先生描图、画样。在整个设计过程中,得到了国家及社会许多知名人事的关注。文化部从故宫博物院调来多件康、雍、乾时期的陶瓷实物.以供参考。此批文物后留在实用美术系,成为后来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的主要院藏品。沈从文先生也拿来原故宫散点图案的墙纸以供参考。事实上,当时许多知名艺术家都参与了“建国瓷”的设计与指导工作,如:庞熏栗、雷圭元、徐振鹏、祝大年、高庄、郑可、郑乃衡、梅建鹰等等。为确保成瓷与设计样稿的一致性,时为陶瓷科主任的祝大年与高庄、郑可、梅建鹰带学生4人,进修生1人在1 952年暑期来到景德镇开始试制工作。
    数百年来,景德镇一直是官窑产地,但官窑出品实物民间都不得见。民国后又数十年未制作,大多数艺人没有直观的感受、认识。国家又调拨故宫明清瓷器1千余件,运至景德镇,以供制作者临摹、学习。此批文物后留在景德镇,成为景德镇陶瓷博物馆的主要馆藏。50年代初的景德镇,如此多品种、多数量的规格统一产品.在当地已多年未见,现存手工作坊已无生产能力。虽属试制,制作也分散到数十家手工作坊进行。
    陶瓷科的师生们在往来于大小作坊间,复量尺寸的同时.进行了许多艺术创作。充分利用了现有工艺技术的同时,创造性地突破了一些工艺技术规范,准确地说,是封闭、狭隘的小手工艺生产者在长期的生产中形成的一种既定的对材料、工艺的审美趣味和技术操作模式。如郑可先生将一直用于整体浇挂的颜色釉以彩绘的方式来处理,局部应用,同时辅以其它装饰工艺,如:镂雕、堆釉、刻划花等结合在一起,形成今天所谓“综合装饰”的基础。创作者寻求材料的表现形式、技巧的自觉及所形成的艺术效果,在随后展开的1 954年出国展览瓷的创作中产生了积极影响。
    试制任务在1 952年1 O月结束,祝大年先生携样品进中南海向周恩来总理作了汇报得到了首肯后,于1 953年开始全面生产。为配合”建国瓷”的生产,国家组织中科院冶金陶瓷研究所;轻工部上海工业研究所;中央美术学院的研究、设计人员,于1 953年初对景德镇的传统制瓷技术进行了初步调查,并进行了三个月的试制工作。1 952年,郑乃衡调入轻工业部负责技术监制;蔡德春为轻工业部派出负责人,长住景德镇监制、管理。景德镇指派潘庸秉、李道仁负责安排生产。建国瓷的制作于1 953年1 0月全部结束.共计生产7000余件。均为手工制作,柴窑烧成。
    1 954年,文化部又组织陶瓷专业师生会同景德镇名艺人在恢复传统名瓷技艺的基础上,开始新中国建立后首次艺术瓷创作活动。陶瓷科的教师在祝大年先生带领下.历时一年.制作了近二千件作品,分别参加首届“中华人民共和国工艺美术展览”并赴前苏联、印度和东欧等十国文化交流。为国际社会了解新中国,促进文化交流做出了贡献。“建国瓷”和“出国展览瓷”的设计、生产成功,产生了极大的社会影响.同时也为后来中央工艺美术学院陶瓷美术设计系的组建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从1 959年开始,随着国家经济的逐渐恢复,首都北京兴建了著名的十大建筑.中央工艺美术学院陶瓷美术系的师生不仅参与了各项建筑工程中陶瓷图案装饰设计,还参与了其它非本专业的装饰设计任务.这是对陶瓷系艺术设计的一次检阅。继“建国瓷”的烧制以后,景德镇、醴陵等地还相继制作了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专用瓷.以及其他各种政府专用瓷。这些日用瓷的制作选料优良,加工精细,代表了中国当时的最高制瓷水平和设计水准。与“建国瓷”一样,政府专用瓷的产量虽不大,也未在普通百姓中
使用.但整个创作过程及成果对设计人员的影响是深远的。
    2  创造新的时代风貌促进传统工艺技术的恢复
    今天当我们回首这次时间虽不太遥远,却为许多人所不知的历时两年的创作活动时,它的意义并不仅在“建国瓷”自身。继承、发扬传统的陶瓷艺术风格不仅成为“建国瓷”设计中的主导思想,也对我国陶瓷创作思想的形成产生了积极影响。
  这是建国后第一次有组织、有计划、有目标地恢复和发展中国的传统制瓷技艺。它将近百年的陶瓷制作推向一个新的水平。建国瓷的制作是我国制瓷史上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艺术家与艺人的合作。由于艺术家的参与,建国瓷在艺术风格上摆脱了传统宫廷陶瓷繁缛的装饰风格,修正了世俗乃至主流艺术形态中对延续了数百年的传统陶瓷宫廷审美风格的偏执。艺术家的创造性与材料工艺、表现技巧的互融,使得“建国瓷”及随后的出国展览用瓷,成为我国陶瓷艺术发展史上的又一新的高度。
  建国瓷的制作.是以继承传统为主导,但却与传统官窑风格、装饰手法不一样。祝大年、郑可、高庄、梅建鹰诸先生在整个“建国瓷”的创作活动中,从现代艺术及设计的视角,去理解、整理传统艺术,赋予陶瓷艺术一种人文色彩,即将他们所追求的人文理想、艺术理想与现代设计艺术结合起来。他们将自己对广义的传统的理解,及姊妹艺术和外国艺术中有益的成份,而不仅仅局限于陶瓷,融进了建国瓷的设计、创作中。民间艺术简约质朴的自然主义风格以及实用理性在建国瓷的设计制作中得到宏扬、实践。
他们的艺术主张在教学中延伸,对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早期现代工艺美术教育起了决定作用,也深刻影响了现代陶瓷艺术教育的发展。由于整个建国瓷的制作、组织、及所取得的成就.没有进行系统的、及时的总结,甚至被人遗忘。之后.现代陶瓷的制作未再出现如此成就。
  建国瓷的制作直接促进了景德镇传统制瓷工艺的恢复及整理研究。诸如生产的基本建设、技术设备的引进、研究机构的建立:大量招回、安置失散的艺人。次年,即开始了全国第一次有组织有计划地对传统制瓷工艺的全面调查。逐项进行理化试验、科学分析、总结经验,在此意义上,它也是专业科技人员与生产的第一次结合及实践。
  “建国瓷”是新中国成立后所生产的第一批规模化、标准化的日用瓷产品。它利用了传统制瓷从成型、彩绘直到烧成的高超手工技艺。此后,随着国家经济建设的需要,我国各陶瓷产区陆续开始了规模化的日用陶瓷生产。为提高产品质量,简化生产工艺,大力发展、推广模具成型和长石釉为主的日用陶瓷产品.而对诸如“建国瓷”这类,保留在景德镇的以传统灰釉为主的生产工艺没有推广应用,只是在陈设性陶瓷的创作与生产中保留下来。反观世界其它陶瓷生产国对灰釉系统日用陶瓷产品的发展与保留,此举无疑是失之偏颇的。

 本站知识产权受法律保护,提供资源共享,以任何方式转载及引用本站内容,请通知本站,并在醒目位置注明出处!
 本站资源在任何第三方被公布或引用,但没有履行上述义务,本站将依法
《互联网著作权行政保护办法》追究侵权责任。

文章录入:李申盛    责任编辑:李申盛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