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文章中心 | 陶瓷工艺美术词典 | 景德镇陶瓷款识 | 雁过留声 | 影视中心 | 收藏论坛 | 
您现在的位置: 景德镇陶瓷在线 >> 文章中心 >> 瓷海萍踪·文化·历史 >> 话说陶瓷-景德镇陶瓷历史 >> 文章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长篇连载] 话说陶瓷--瓷苑玫瑰       ★★★ 【字体:
[长篇连载] 话说陶瓷--瓷苑玫瑰

作者:陶瓷研究    文章来源:曹新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5-4-19
景德镇陶瓷在线 http://www.jdztc.com  景德镇名瓷在线 http://www.jdzmc.com

   
特邀嘉宾:中国陶瓷艺术大师
刘平
Z: :刘老师,记得我第一次看到景德镇的粉彩瓷时,就油然想起来宋代杨万里的一首诗:“接叶连枝万千绿,一花两色浅深红;风流各是胭脂格,雨露何私造化工。”
B: 你这是借用杨万里诗中的玫瑰,比喻粉彩瓷。其实呀,早1805年,法国人就把粉彩瓷称作“玫瑰族瓷器”,认为只有高贵的玫瑰花才能与之媲美。
Z: 粉彩瓷之美,美在绚丽的色彩,美在精妙的绘画,美在优秀的文化底蕴,美在东方民族的艺术创造。温故而知新,尽可见证与这玫瑰芬芳的——瓷路
Z: 据我所知,从清朝康熙二十年到现在,粉彩瓷也只有三百来年的发展历史,那为什么它能以后来居上之势,跻身于景德镇四大名瓷之列呢?
B: 景德镇的四大名瓷都属陶瓷装饰的分支:青花是釉下彩绘,玲珑是坯体装饰,颜色釉是釉的本色表现,而粉彩是釉上彩绘。粉彩瓷的产生,即是随着历史的发展应运而生,也顺应了社会审美的发展需求。
    如果把颜色釉瓷比作高山的话,那么粉彩瓷就是大河;如果把玲珑瓷比作幽兰的话,那么粉彩瓷就是玫瑰;如果把青花瓷比作素装淡描得少女,那么粉彩瓷就是雍容典雅的贵妇。有人戏谑说:借色拟山山无水,籍花喻兰兰不香,村姑一袭青衫裙,怎及贵妃舞霓裳。
Z: 刘老师,我听说粉彩瓷的起源,有两种不同的观点,一说是从五彩中衍变的,一说是从珐琅彩派生的,你对此有什么看法。
B: 我认为《中国陶瓷史》对粉彩起源的定论还是比较科学、比较客观的。粉彩瓷应该是在康熙五彩的基础上,受珐琅彩制作工艺的影响而创制的一种釉上彩新品种。
Z: 上期的《话说陶瓷》,我们就着重地介绍了康熙五彩,也就是景德镇人所说的古彩瓷了。其中讲了五彩的一个重大突破,就是发明了釉上蓝彩和墨彩,基本改变了明代釉上、釉下彩相结合的青花五彩独占主流地位的局面。
B: 对,由于蓝彩的色调超过了青花,黑彩的色泽强化了绘画的效果,从此形成了独立的、纯粹的釉上彩绘的表现形式。完成了低温含铅的玻璃质彩料先运用于釉、后使用于彩的装饰技术的演变过程。
    康熙五彩的色彩厚实、浓艳,实质上就是把低温着色釉药制作成彩绘的彩料。这种材料必须在烧烤温度达800℃左右,才能充分发色,熔融后固定在釉面上,故称之为“硬彩”。
Z: 康熙五彩的出现,标志着景德镇陶瓷装饰开始向多元化、深层次的表现领域拓展了。
B: 对。与此同时,随着对外物质文化交流的发展,康熙时期的景德镇瓷工还利用国外进口的搪瓷彩料,烧制出了颜色丰富、素净雅致又便于工艺控制的珐琅彩瓷器。
Z: 据史料记载,珐琅彩瓷器是秉承康熙旨意,景德镇御窑厂烧制白瓷,由御画院的画师设计纹样再精心制作的。这种瓷胎珐琅被称之为“内廷秘玩”,宫外人是难得一见的。
Z:从清宫造办处的档案中,可以了解到一些在雍正时期参加绘画珐琅彩的御用画师的人名
B:雍正十年(1733年)提供画稿的有唐岱及画水墨法郎的戴恒,汤振基。雍正六年,被指定画珐琅彩花样的有贺金昆。此外,雍正时期的执笔珐琅彩的画师(宫内也称作“画瓷器人”,还有宋三吉、张琦、邝丽南、谭荣、周岳、吴士琪、邹文玉等人。其中谭荣和邹文玉不仅画珐琅彩、还多次赴景德镇御窑厂教授珐琅彩绘画技法,同时参于了初创粉彩的纹饰设计。在乾隆造办处档案中,乾隆九年的名画师有罗福珉,乾隆十四年著名的有黄琛、杨起胜、胡大有等六人。

B: 正是由于珐琅彩工艺技术精巧,世人难得一见,而且康熙善文好武,广布恩赐,珐琅彩就供不应求了。由于国产珐琅颜料试制的成功,康熙一十八年,就命令督陶官臧应选按内宫画师设计的纹样再交御窑厂复造珐琅瓷。这样,景德镇瓷工就迅速地掌握了瓷胎珐琅彩的工艺技巧了。
    这种唯一由宫廷肇始的并在景德镇发展起来的釉上彩瓷,纹饰以各种花卉为主,其间的黄、红、蓝、豆绿、绛紫等彩料作地,色彩多浓厚,颇为讲究法度。景德镇御窑厂奉旨烧造的珐琅彩以广泛的题材,中国画的章法布局,钩勒填色或没骨敷彩的表现方法,充分利用白瓷的“空白”,配以书法隽秀的题诗,加以朱、白文印章,成为了冶诗、画、印结合的瓷上“院体画”。
Z: 值得提出的是:景德镇御窑厂的画师在进行珐琅彩制作的同时,针对五彩的料色特点,进行了工艺创新和改革。
B: 这种创新就是有意识地把研制出的“玻璃白”掺入到五彩的料色中去,由于玻璃白含氧化砷,对所有颜色都起着“粉化”的乳浊作用,如红色可变成粉红,绿色可变成粉绿,蓝色可变成浅蓝等等。这些温润的中间色能给人以粉润柔和的感受,不仅扩大了釉上彩的色调范围,产生不同层次、深浅、阴阳的视觉效果,而且有效地降低了色彩的烤花温度,提高了色料的抗张强度。
    康熙二十五年,景德镇御窑厂的粉彩瓷生产就颇具规模,这件《凤牡图》技法上采取双线勾勒,但彩绘风格则不相同,这类粉彩的形象概括夸张、富有装饰性。线条顿挫转折,轻重疏密以及平涂敷彩的方法却同五彩的形式无异,仅花朵部分以玻璃白打底,粉红色的宫粉渲染着色,更显见是界乎于五彩与粉彩之间的过渡产品。
Z: 康熙粉彩的一个重大的特征,就是画面表现的节奏感很强。
B: 所谓节奏感很强,就是画师们进一步拓展了粉彩的综合表现形式,尤其是融汇了中国画的技法和韵味,使之成为能体现民族文化的艺术品。具体来说,象中国画的工笔重彩,没骨晕染,写意折枝等等技法,在粉彩装饰中都随处可见。雍正时期,景德镇的粉彩艺术达到了鼎盛阶段。
    “过枝装饰”是雍正粉彩花鸟画的一大特点,画面不依赖衬托,着重于拓展空间的处理,取势传情突出,虚实均衡,采用了中国画的S型构图入画,枝杆由外及内,视象由表及里,显得生动又有新意。花鸟造型宗承名师恽南田的笔意,其钩、皴、点、染无所不精,无一不细,瓷画与纸画渐趋一致。
Z: 怪不得粉彩的飞速发展,真的把名重一时的青花瓷和古彩瓷挤下了主流地位。
B: 粉彩的飞速发展,有着众多的古今陶瓷艺术家的不懈努力,清代有御用画师刘源、邹一桂、蒋廷锡等等,是他们把文人画的风格移植到陶瓷装饰上来。在清末民初,王大凡、刘雨岑等人,又进一步丰富了粉彩的色彩表现形式。
    乾隆时期的粉彩制作质量极高,胎薄体轻,釉汁如玉温润,更能突出线条纤细色彩柔和的绘画纹饰,其后景德镇的老画师胡颜标效法恽南田的没骨技法,使花卉的明暗层次自然有序,色感秀丽清雅。王大凡首创的落地粉彩采用直接施色晕染的工艺,使人物形象文雅俊逸,写实与写神颇具主体感,一扫雍正粉彩重厚膄的遗风旧习。
Z:刘老师,我觉得人类的艺术形式的发展,从最原始的时期开始,是没有“民间艺术”和“非民间艺术”之分的。只是随着历史顺序进程和人类文明的不断发展,社会阶层只能出现了分工。艺术形式,包括陶瓷装饰形式,才明显地形成两条轨道向前发展。一条是为上层社会审视的非民间艺术,即宫廷艺术;一条是依然生存在庶民中,沿着原始艺术本源发展的民间艺术。粉彩肇始于宫廷,我看是应该列属于宫廷艺术了。
B:中国民族艺术的分野,是社会组合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向。要知道,任何非民间艺术的形成和发展,却是从民间中派生出来的“百工”来开始的。就拿粉彩瓷的产生来说吧!那些宫廷画师虽说是文人士大夫,但他们仍来自于民间,在皇家文化意识的引导下,服务于贵族阶层的实用功利需要。使自己成为“ ”而且遵循“七分主人三分匠”的规矩,附属于王室贵族的权利意志而生存。尽管他们技术力量来源于民间,但艺术品的风格,材质的选用和服务的对象同民间陶瓷有着很大的差异。
    出自宫廷画师的粉彩瓷画稿,其创作的知道原则是以维护儒家忠君礼教秩序为最高准则的。其歌功颂德粉饰太平的意向注定了它的艺术生命。而艺术只有扎根于民间,才能焕发出永恒的活力。
Z: 由于工艺技术的封闭式发展及传统师承关系的冷落,胡颜标的没骨粉彩、王大凡的落地粉彩、章仕保的金线粉彩其技法已经会者不多了。而刘雨岑首创的水点粉彩,由于具有色感鲜明、操作简练,经济实用的特色,至今仍是粉彩花卉表现形式中的主要技法,著名剧作家田汉,也赋诗称赞刘雨岑的画风,赞赏他笔下的——瓷韵
前无古人、后无来者、鲜娇夺目、工致殊常。
——清·陈浏《陶雅》
点评刘雨岭水点桃花粉彩瓶
南枝如雪馥雄关,又在先生笔底看。
何止珠山留劲腕,早传春色满人间。
——著名剧作家、文艺家 田汉
Z: 由于皇宫御用画师的倡导,景德镇粉彩瓷的表现风格融汇了中国画的诸多手法。其中的比兴寓意,把画意的自然物特征与画家主观精神联系起来,不仅有着民族文化的审美意念,更有“天人合一”的传统——瓷趣
《耄耋图》是一件谐音与寓意并重的传统题材。据《礼记·曲礼上》记载:七十曰耄,八十曰耋。”故绘画上多以狸猫彩蝶谐音创作不同风格的作品,寓对老人“祝长寿,增富贵”的良好夙愿。此外,寓意比兴的陶瓷比比皆是,以“白头寿带鸟”为纹饰的“白头富贵”,以公鸡麻雀为画面的“三公四爵”以鸡雏棕树为题材的“带子归宗”,以喜鹊梅花为主饰的“四喜临门”等等,无不是“展张于绘画,有以兴起人之意者,率能夺造化而移精神,遐想若登临览物之有得也。”
Z: 从粉彩产生的第一天起,这簇瓷苑玫瑰就为世人展示出绚丽多姿、丰富多彩的艺术风貌,可谓“趋一代名画大师,擅万家绝品佳作。”王锡良,这位景德镇第一个获得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称号的著名陶瓷美术家,其五十多年的粉彩生涯,其德艺双馨的人格画品,全源之于他痴迷的艺术追求,源之于他始终不渝的——瓷缘
早在五十年代中期,王锡良就被授于景德镇陶瓷美术家的称号。人说他是“年未及壮,已名重大江南北”。他师承叔父王大凡,学艺勤谨,悟性极强,涉笔成趣,人物、山水、花鸟无所不能,尤其是绘画粉彩,更是“巧变不竭,画风清新活泼。”
   王老的人物画用笔深厚老到,能根据画面内容的需要而决定描线的形式,有时也画出游丝袅袅,圆韵流利的墨线,于细劲中间雄健,风骨中露峻峭。这件描绘大观园春游情景的粉彩瓷,把红楼十二金钗的体型特征,形貌动态和喜嗔娇痴的表情,刻画得活灵活现。兼之把诸多色彩的晕染集于密布的群体形象中,真可谓线描丝丝人绰约,敷彩点点花嫩鲜。
    王老的粉彩山水颇有水墨縕细、古厚之气,于笔、于色、于技、于艺,都是“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浑然天成,又萧散秀逸。”他画家乡的黄山,贯以纵向中分,左实右虚,大实大虚的奇特布局,配以奇松数株,构成一个崇高俊伟的美的境界,山石皴纹极少,用笔硬如钢条,墨线空勾,略作擦染,益显瘦劲峭拔,概括地表现出黄山的地貌山色和精神本质。静中传神。古松翠帚丹鳞如结宝幄,皮皱苍劲;长松如柱的松荫下,黄菊丛生、隐士跌坐、一壶酒、一张琴、一觞一咏,归兮魂兮。有着远看不失其势,近看不失其韵之感。有着巧变不竭,灵变而隽的大家气度。
Z: 刘老师,景德镇的粉彩瓷发展至今,仍具有相当的艺术魅力,这全是历代陶瓷艺人共同努力的结果。
B: 对。粉彩瓷在清朝康雍乾三代是达到了“精妙者亦殊足珍”的程度。但是由于御窑厂的禁例规定,那些精美的粉彩瓷都不能署写画师的名字。这点,连许之衡在《硕瓷》中也感叹地说:“此盖一代画笔与一代名手相走趋,惜乎不知其姓名也。”
Z: 好在历史是人民写的。我们“瓷苑玫瑰”的下集,就介绍近代和当代不同时期的粉彩名家大师,去领略他们的艺术风彩。观众朋友,我们下周再见!
下期连载:《粉彩仙妆》中国工艺美术大师
  徐庆庚

 本站知识产权受法律保护,提供资源共享,以任何方式转载及引用本站内容,请通知本站,并在醒目位置注明出处!
 本站资源在任何第三方被公布或引用,但没有履行上述义务,本站将依法
《互联网著作权行政保护办法》追究侵权责任。

文章录入:李申盛    责任编辑:李申盛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长篇连载] 话说陶瓷--广窑
    [长篇连载] 话说陶瓷--紫砂
    [长篇连载] 话说陶瓷--瓷都
    [长篇连载] 话说陶瓷--珠山
    [长篇连载] 话说陶瓷--月圆
    [长篇连载] 话说陶瓷--海上
    [长篇连载] 话说陶瓷--陶瓷
    [长篇连载] 话说陶瓷--瓷窑
    [长篇连载] 话说陶瓷--奇瓷
    [长篇连载] 话说陶瓷--御窑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